市面上的便利店品牌眾多,尤其是在便利行業(yè)發(fā)達的上海,走幾步就有一個不同品牌的便利店,不過店里賣的東西仿佛大同小異,以至于買完走出來都不知道自己進的是哪家店。對于便利店的經營者來說,這種同質化的情況也不利于樹立自己的品牌,打出差異化優(yōu)勢。
那么如何跨過同質化陷阱,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購物體驗,同時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呢?“便利店新物種”猩便利從品牌IP和自有商品這兩方面入手,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
猩便利的智能便利店從外觀上就與普通便利店區(qū)別明顯:每店都有一種明亮的主題色,不僅有猩便利的“主題黃”,還有綠色、紅色甚至炫酷的“黑店”,站在門口迎客的猩大寶也是猩便利的招牌,走進店內,還有更多憨態(tài)可掬的猩大寶,貨架上、休閑區(qū)、包裝袋、出門掃碼核驗的機器旁,都有猩大寶的身影。
猩大寶是猩便利打造的重磅IP,可謂是猩便利的“形象代言人”。除了在店內和無人貨架上出現(xiàn)之外,猩便利的很多自有商品上也都能見到猩大寶。比如最受歡迎的musanana飲用水,標志性的“小黃蓋”上就有猩大寶形象。
猩便利在差異性上做的文章,不僅僅局限于“面子”,“內在”也是做得很足的。因為猩便利自有完整的供應鏈,擁有自有品牌musanana、猩咖,還有自建的鮮食生產基地,所以在猩便利的門店之中,可以買的很多獨特的自有品牌商品。
比如,musanana品牌的飲用水、烏龍茶、堅果果干類零食都是猩便利獨家銷售,猩咖的現(xiàn)調飲品,包括咖啡、奶茶、果汁等等,是下午茶時段里的“寵兒”,盒飯、飯團這些剛需產品受到廣泛的歡迎,同時,鮮食生產基地還為猩便利剛剛升級推出的2.0版熱廚窗口供應飯菜,比起傳統(tǒng)便利店,猩便利給了白領的午餐晚餐更多的選擇。
事實上,猩便利門店中的自有品牌商品占比一直都在行業(yè)中名列前茅,這既是猩便利核心的優(yōu)勢所在,更是猩便利自創(chuàng)立以來持續(xù)不斷在供應鏈端投入所獲得的成果。有了強大完備的供應鏈,猩便利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多別家買不到的個性化商品,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根據前端銷售的反饋,對商品進行迭代創(chuàng)新。例如,鮮食生產基地會不斷根據銷售情況和用戶的偏好,推出新口味的飯菜,或者優(yōu)化既有的菜式,讓美食更加符合大家的口味。
便利店已經成為現(xiàn)代都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滿足便捷消費的需求之外,它還要承擔一部分休閑、文化的功能,猩便利也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引入共享圖書、共享雨傘和充電寶,把便利店打造成了一個共享生活休閑中心,這一創(chuàng)新之舉,也讓猩便利在一眾便利店之中獨樹一幟。
在便利店的競爭之中,差異化是必經之路,而要做出差異化,不僅要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策略,更少不了強大的供應鏈支持。在這兩方面雙管齊下的猩便利,成功樹立起便利店新物種的典范形象,成為新零售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