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在昆明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一間多媒體教室里,一群學生正跟著授課老師用漢語朗讀。他們身著寫有“老撾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字樣的灰色校服,緊盯著黑板上的幻燈片,大聲讀著中文單詞。聽到學生們把這些發(fā)音相似的漢語詞匯成功地區(qū)別開來,老師露出了贊許的微笑。
“火車!”“貨車!”
“平車!”“棚車!”
“自動!”“制動!”
其實,這些上課的學生也是老師。他們是來自國家援外項目“援老撾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的第一批來華培訓教師,將在昆明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習鐵路專業(yè)知識。學成歸國之后,他們將成為老撾的首批鐵路師資力量,為中老鐵路培養(yǎng)人才。
“來昆明學習
我第一次坐了火車”
老撾籍學員們2022年3月抵達昆明,開始了這段留學之旅。校方介紹,在校期間,學員們要分專業(yè)學習車務、機務、工務、電務、車輛、供電等相關鐵路知識,時間緊,任務重。這些學員由老撾教育體育部層層選拔出來派往中國留學,年齡從22歲到40歲不等,學歷從大專到碩士研究生,跨度較大。當下,學員們的課程主要是鐵路基礎課和漢語課,待語言障礙基本克服,掌握基礎知識之后,學員們就將細分專業(yè),進一步學習。
“來昆明學習,我第一次坐了火車,坐的是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先從萬象到磨丁,通關進入磨憨后,繼續(xù)乘車到達昆明?;疖嚱o我的感受是跑得快,很平穩(wěn),座位很舒服。在昆明的這幾個月里,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里的生活。學校非常關心我們的學習,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除了授課老師,還給我們配了翻譯老師和生活老師。對我們來說,現(xiàn)在最大的困難還是語言問題,等漢語過關以后,學起專業(yè)知識來,就很快了。”老撾籍學員李禾微說。
中老鐵路
牽起兩國教師的溫暖情誼
從事鐵路專業(yè)教學30年、曾經(jīng)在肯尼亞從事蒙內(nèi)鐵路司機培訓工作的李秀玲副教授,是老撾籍學員的培訓教師之一,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為了培養(yǎng)好這些老撾鐵路的“種子教師”,她進行了充分而認真的備課,希望盡快幫助學員們掌握鐵路知識。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她還積極參與學院組織的老撾語學習,為后續(xù)老撾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建設做準備。一教一學中,李老師與這些求知若渴的老撾籍學員成為了志向一致的伙伴。
既是師生,又是朋友。一條中老鐵路,牽起了兩國教師的溫暖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