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是我國古詩的最簡形式(僅四句)。南北朝就有了,但作為一種詩歌體裁,它完善定型于唐朝。絕句表明了一首完美的詩所能達到的濃縮極限?! ?/p>
我們知道,時間有春夏秋冬四季,空間有東西南北四方,城墻有四門,房屋有四角?!八摹边@個數(shù)字,代表著周而復始一個輪回,是向度結(jié)構(gòu)的最小單位。就詩來說,唯有四句,才能形成語言的上下對偶、前后照應;才能達到音韻的抑揚起伏、自然流轉(zhuǎn);才能運用比興、虛實等多種筆法,才能照顧形與神、情與理各個方面;才能囊括起承轉(zhuǎn)合的格局。因而,絕句成了很多詩詞愛好者和職業(yè)詩人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運用的一種詩歌體裁?! ?/p>
(相關(guān)資料圖)
我想,童心猶存、詩情常在的彭岷勝老先生是十分喜愛絕句詩并身體力行地積極創(chuàng)作這種詩體的愛好者?! ?/p>
《柳堤清韻》全書共收集詩詞約215首(篇)。其中,絕句有130首(七絕101首、五絕29首),占全書總篇目的60%。這說明,絕句在《柳堤清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認為,無論從量還是從質(zhì)方面論,絕句在詩集中都雙雙占優(yōu)。它可讀、可誦、可品,具有熾熱的詩情、濃厚的詩意、甘醇的詩味。簡而言之,在《柳堤清韻》中,它是最美的?! ?/p>
《柳堤清韻》中的絕句美,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形象美。如《云門山寺》(藏頭詩):“云淡風輕景色幽,門迎墨客聚詩樓。山花溪水情懷暖,寺內(nèi)鐘聲幾度秋?!痹娭行蜗蟮那擅罱M合,具有強烈的畫面感。前一句概括寫景,接著寫詩人進入寺門,在優(yōu)美的景色里聚會,心情自然是愉悅的。這里,有人、有物、有景。第三、四句又回到景中,先外后內(nèi)。最后由寺內(nèi)悠揚的鐘聲想到它的歷史悠久和靜雅的環(huán)境,給人一種幽靜恬美的感覺。全詩緊扣“景色幽”三字來寫?! ?/p>
又如,《五絕·秋游二》:“秋日艷陽天,和村現(xiàn)眼前。蘭亭留倩影,蜂蝶舞蹁躚。”短短四句,二十個字,口語一般通俗易懂。作者通過視覺和切身感受,用“蘭亭留倩影”,表現(xiàn)對美麗鄉(xiāng)村——和村的贊美和留戀之情?! ?/p>
《柳堤清韻》中的很多絕句都能用形象來構(gòu)思謀篇,營造詩意。詩中的形象看似平常,卻具體可感、可觸,具有美學意義。這些看似零散的形象,經(jīng)過作者別出心裁的剪輯、組合,再加之用主線的巧妙串聯(lián),便形成了詩的美感?! ?/p>
二是情思美。這類作品主要體現(xiàn)在離別、聚會以及懷念的絕句中。如《七絕·摯友》:“京華往事未成煙,歲月情懷總掛牽。把盞秋風同一醉,斜陽芳草勝從前?!崩世噬峡冢粴饬髯?。既有形象,又有情致,第一、二句給人一種京華往事還在心中、過往歲月猶縈心懷的感慨。尤其第三、四句很有詩味:既交代了時令(秋日傍晚),又點出了與摯友相聚把盞的環(huán)境和眼前景色(秋風、斜陽、芳草),在這樣的時令、這樣的景色中與友人把盞言歡同飲,自然是百感交集。它既有對白駒過隙般的時光流逝的由衷感嘆,又有對今朝勝往昔的無限感慨。再如《同窗聚會》:“彈指春秋一瞬間,韶城闊別又回還。童真往昔依稀夢,品茗圍臺話未閑?!蓖熬蹠臼巧钪兴究找姂T的常事,但經(jīng)作者這么一寫,就在平常中顯得不平常。你看,過去的時光、童年的往事還像夢一樣依稀可見,成為席上品茗的不盡話題。這里,有對昔日同窗之情的留戀,又有對當下時光的珍惜。這種情思是美的,具有共同的審美價值?! ?/p>
請看《七絕·悼念李文詩翁》:“翹楚詩朋駕鶴西,悲風苦雨杜鵑啼。銀球韻律長留恨,夢念師恩落淚凄?!毕葘懕?,再敘懷念。寫悲,不寫自己如何悲,而是借“悲風”“苦雨”“杜鵑啼”來抒發(fā)悲情;敘懷念,選取兩件具有典型性的小事——打球、切磋詩藝來表現(xiàn)自己與逝者生前深厚的師生情誼,然而,現(xiàn)在這一切都一去不復返了。那種悵然若失、愈悲愈憶、愈憶愈悲之情,便在作者心中肅然而起,百感交集。詩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p>
感情是詩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彭老先生深諳此理。他的五言和七言絕句大都寫得情意深長,耐人尋味,具有“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钡臎r味?! ?/p>
三是意境美?!读糖屙崱酚泻芏嗫勺x性較強的詩篇,它們大都有著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意境。我認為,最為突出的當推其中的一組“謎語詩”。我以為,詩集中的謎語詩其實就是詠物詩。作者把所詠之物當作謎底“隱藏”了起來,可見用心良苦。這是一組通過某種具體的實物來開掘它的屬性特征,寄托作者在這些屬性特征中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歌頌或諷刺等不同態(tài)度,從而達到了使詩歌較為含蓄、較有神韻的境界。讀者如果在讀了這些謎語詩后,能毫無障礙地猜出它的謎底來,那就說明詩是寫得很到位的,就是說,它不僅有形,而且有神,形神兼?zhèn)?,還有作者的某種寄托。我讀這些謎語詩的情況就是這樣(盡管作者把謎底附在了書后,但我讀完一首詩后,并不去翻看,而是根據(jù)詩句所提供的線索和蘊含的信息去猜想謎底;結(jié)果證明,我每次猜想出來的謎底都與作者給出的答案一致)?! ?/p>
如《七絕二》:“蜂蝶為媒云寫畫,人前亮麗耀光華。甘霖沐浴君嬌艷,春色融融入萬家”(花)。通過“蜂蝶”(關(guān)鍵詞)、“甘霖”、“春色”等的組合,來狀寫“花”,有形,也有神,同時,還表達了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p>
又如《七絕四》:“君臨大地寂清秋,云淡星稀樂自留(由)。圓缺陰晴多變幻,惹人歡笑惹人愁”(秋月)。這里,“云淡星稀”和“陰晴圓缺”是關(guān)鍵詞。有境、有意,意由境生,境由意出,意境優(yōu)美?! ?/p>
類似的還有《七絕六》:“車炮無聲馬斷糧,行游紙上(楚河漢界)有文章。與君對弈多情趣,哲理人生自品嘗”(下棋)。作者寫了大量關(guān)于象棋的詩,其中不乏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此首便是?! ?/p>
又如《七絕五》:“王嬙當日別家邦,萬縷愁思前路茫。一曲鄉(xiāng)音君作伴,胡笳聲響斷回腸”(琴)。這首詩,愁緒縷縷,情思綿綿;有形象,有寄托,有詩意(表達一種在凄婉哀傷的情境中與對象的不離不棄,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是一首成功的七絕之作。
意境美是詩詞創(chuàng)作所追求的大美、至美,也是衡量一首詩歌、一闋詞質(zhì)量高低、優(yōu)劣的標尺。《柳堤清韻》中的絕句十分注重對詩的意境美的執(zhí)著追求和精心營造。我們讀其中的五言、七言絕句,確實看到了作者在這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嘗試以及取得的可喜收獲?! ?/p>
綜上所述,《柳堤清韻》中的絕句詩簡潔精煉、清新雋永、通俗曉暢,具有形象美、情思美、意境美的特色。如果說《柳堤清韻》是一曲華美的樂章,其中的絕句詩就是一串美妙、悅耳的音符;如果說它是一篇美文,絕句詩就是其中的金句;如果說它是一段歡騰著、流淌著的詩詞小溪,那么,在閱讀的春風吹拂下,它就會在我們的心湖上泛起層層美麗的浪花……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期盼彭岷勝老先生在詩詞創(chuàng)作路上,堅持自己的風格,不斷吸取古詩詞的“源頭活水”,老當益壯,行穩(wěn)致遠;進一步在絕句詩的立意、跳脫、靈動上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定能創(chuàng)作出包括絕句在內(nèi)的更多、更精、更美的詩詞作品,我們相信并且充滿著期待?! ?/p>
最后,我謹以一首詩作為結(jié)尾:
讀彭岷勝先生《柳堤清韻》(七律)
柳堤三月拂東風,清韻華章聽不窮。
春水紅蕖江畔燦,秋霞丹橘苑邊豐。
誰家巧作動情語,何處高懸炫目虹?
回首詞林百千手,韶音曲曲一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