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侵權行為指什么?校園侵權行為如何劃分?
校園侵權行為指的是在學校實施的有關教育或教學的各種活動中,也包括學校開展的一些校外的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相關責任的時空內,由于行為人的故意或者是過失而給校內師生的人身或財產(chǎn)等合法權益造成不法侵害的行為。校園侵權表現(xiàn)得最多的是以學校作為侵權方而給學生造成合法權益損害的行為。
從侵權行為的方式來看,校園侵權行為可以具體分為有作為的侵權行為和無作為的侵權行為。
1、有作為的侵權行為。這個主要從作為形式上來講的,主要是指相關的主體以積極的行為來對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的行為類型。比如教師對學生的嚴重體罰,學校的亂收費等。
2、無作為的侵權行為。也是從作為形式上來講的,這種侵權行為采取的形式是不作為的形式,或者是消極類型的行為,這種對學生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是由于學校不履行特定的義務而造成的,這是相關人員或主體的一種職責缺位。比如學校設施的損壞對學生造成傷害,學生之間互毆而老師沒有進行阻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