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感言,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人防、技防、物防的完善,我們邊境村寨發(fā)展的條件越來越好,邊民富、邊境美、邊防固的愿景已成為現(xiàn)實。被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對我而言是榮譽,更是責任,我將把邊疆人民的心聲帶到北京,把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一如既往做好巡邊守邊工作的同時,我將帶領村民發(fā)展好橡膠、木薯、黑姜、生豬等種植養(yǎng)殖產業(yè),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隔界村,隸屬于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水河鎮(zhèn)金水河村委會,因與越南隔河相望而得名。今年7月,一個喜訊傳遍了這個抵邊的哈尼族寨子,村黨支部書記普玉忠被選為云南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我倍感榮幸,將認真履行好黨代表職責,積極建言獻策,把邊疆人民的心聲帶到北京,把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普玉忠說。
作為村里唯一的界碑外事界務員,自2007年以來,護碑、巡邊就成了普玉忠最為重要的工作。15年間,他用腳步反復丈量著60號至63號界碑間13公里的邊境線,餓了就吃隨身攜帶的冷飯,困了就在邊境線上睡一下,用心血和汗水走了4000多公里的巡邏路程,默默詮釋著為國守門、強邊有我的家國情懷。
“界碑就在家門口,身后就是我們的家園,為國守門、戍邊固防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光榮。”為守護好邊境,普玉忠把家安在了62號界碑附近。每天早晨,當雄壯的國歌聲在這個寧靜祥和的邊境村莊響起時,總會看見他在界碑周圍打掃衛(wèi)生,細心將界碑抹洗干凈、涂上鮮亮的紅漆。
2020年春節(jié)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也打破了隔界村的平靜。接到疫情防控指令后,普玉忠立即組織召開村民大會和黨員大會統(tǒng)一思想、安排工作。60余名黨員和群眾組成疫情防控工作組,劃分4個小組在村莊進出路口處設置2個“堵卡點”,在通往越南的便道處設置1個疫情封控點。
“把本村的人嚴管起來,把市場封控起來,把紅白喜事規(guī)范起來……”普玉忠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工作,組織黨員帶領村民巡查邊界,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不間斷地以中越雙語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村頭寨腳、田間地頭不留死角,做到家喻戶曉。
誰也想象不到,馬不停蹄工作的普玉忠彼時卻承受著接連失去至親的悲痛。就在春節(jié)前,剛辦完岳母喪事的第二天,普玉忠唯一的兒子遭遇車禍不幸離世,留下兩個還在上學的孫子。但眼含熱淚的普玉忠依舊挺身而出,簡辦喪事后就帶領村民投身戰(zhàn)疫一線。
“家事小,國事大,老百姓的健康安全最重要。”在普玉忠的率先垂范下,隔界村黨員群眾迅速擰成了一股繩,嚴格管控人員,全面防范疫情輸入、堵塞偷越國界等,筑牢了邊境一線的“戰(zhàn)疫”堡壘。2020年,普玉忠先后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沿邊境線一路向前,隔界村樓房林立,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道路兩旁的橡膠、杉木、甘蔗、木薯、黑姜等經濟作物長勢喜人,邊陲山寨村美民富的景象映入眼簾。當?shù)厝硕颊f,村里能有如此好光景,全憑一心為公的普支書。
一直以來,受制于落后的基礎設施,隔界村經濟發(fā)展底子薄弱。為改變這一狀況,普玉忠從產業(yè)入手,通過考察、試驗,發(fā)現(xiàn)西貢蕉適合當?shù)胤N植,產值也很可觀。為了在全村推廣,他帶頭種植,并組織起了本村第一批西貢蕉種植戶。獲得成功后,村民們紛紛主動參與進來,種植最多時超過了千畝,也讓隔界村村民人均收入實現(xiàn)了翻番。
但幾年之后,由于香蕉巴拿馬病開始蔓延,西貢蕉產量逐步下降,產值逐年下滑,為了讓村民實現(xiàn)產業(yè)轉型,普玉忠又將目光放到了甘蔗、木薯、黑姜等經濟作物上。通過帶頭示范種植、協(xié)調技術專家到村講解培訓,新產業(yè)順利在全村推廣開來。如今,全村種植木薯、黑姜等經濟作物2000余畝,逐漸形成規(guī)模,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
“只要別人需要幫助,普支書都會盡力去做。擔心我們不相信,每次引進新產業(yè)他都帶頭試種試養(yǎng),幾年來我們不斷發(fā)展新產業(yè),學習新技術,生活一天比一天紅火。”隔界村脫貧戶高平說。
“產業(yè)起來了,大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過,現(xiàn)在我們正規(guī)劃統(tǒng)一住房風貌、開鑿河渠、打造景觀,建設宜居宜業(yè)的現(xiàn)代化邊境小康村。”巡邊間隙,站在中越邊境南列河畔的普玉忠說起了自己對未來的憧憬,“黨和人民相信我,我就要腳踏實地地去干,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邊疆更穩(wěn)固、更富饒、更美麗。”